教育教学|中文系(珠海)2021年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Body
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思政工作,2021年3月25日下午,中文系(珠海)在海琴6号A631会议室召开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会。系主任朱崇科教授、系党总⽀副书记(主持⼯作)郑华、系党总支副书记陈彪以及各课程思政负责⽼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系主任助理贾智副教授主持。

大会伊始,系主任朱崇科教授指出,我系已有6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正积极采取总结、分享、研讨、健全考评机制等多种措施,稳步推进,分批落实,探索行之有效的、有文珠特色的课程思政工作新机制。
2020年课程思政负责老师介绍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情况。负责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杨蓥莹老师提出通过东西方文明交互教学,为学生提供世界性眼光,激发学生文化自信。负责20世纪中国文学史课程的陈洁老师和郭超老师提出通过讲述20世纪革命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马峰老师讲解西方文学、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互动,将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引领寓于课堂教学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021年课程思政负责⽼师则介绍了本年度开展⼯作的课程计划。贾智老师、许树妙老师提出在古代汉语相关课程中,将更充分发挥德育元素,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增加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实践内容。王治田老师提出弘扬古代优秀价值观,通过学习借鉴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并利用讨论课加深价值观培养,组织实地文化考察,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叶然老师提出课程思政要从学术出发,结合文学理论和美学课程深挖思政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接着,会议围绕如何完善课程思政⼯作体系展开讨论。陈彪副书记谈到教师们应按照课程实际内容,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探讨与兄弟院系联合开展课程思政进课堂及校区周边中小学的公益活动长效机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发挥提升珠海文化“软实力”的功能。
最后,郑华副书记(主持工作)在听取教师们的总结汇报后对会议作出总结。她强调,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意义重大,抓住了高校育人的核心--课堂教学,教师是课程思政真正能够实现的关键。老师们对课程思政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本次会议及时进行了总结和研讨,接下来,我们要更加立足于专业特点,不断加以完善推广,带动更多老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建设,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在挖掘更多更丰富、更有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思政元素上下功夫,更多结合所授知识,融入思想引领的探索;更多与授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交流和工作衔接、协同,让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构建我系全面覆盖、形式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思政体系。